8月2日,3044永利集团“鄉約一夏”鄉村調研隊前往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磚埠鎮開展鄉村法治調研活動,為即将開展的普法宣傳活動做數據鋪墊,以點帶面,了解我國鄉村振興過程中的鄉村法治文明建設。
早上8點,團隊成員們開始從酒店出發,前往磚埠鎮。磚埠鎮是沂蒙山深處的一個小鎮,緊鄰沂河。經濟發展水平在沂南縣屬于中上遊,選取此處作為調研對象也是為了與前幾日團隊前往的馬牧池鄉做對比,以求數據更加準确,典型性更強。

磚埠鎮是古陽都城的所在地,三國時期著名曆史人物諸葛亮的童年時光就在這裡度過。行至濱河大道,諸葛亮故居映入眼簾。團隊成員難掩欣喜,臨時決定下車參觀。然而令團隊成員感到意外的是,即使是傳統文化旅遊區,法治文化宣傳也随處可見。團隊成員在随後的五個小時裡陸續走訪了七戶村民,得到的結論是令人驚訝的,七戶村民中,即使是年齡最大77歲的老人也可以準确的回答團隊成員提出的法律知識問題。這不禁讓團隊成員感到不可思議。在随後的調研走訪中,團隊成員了解到,磚埠鎮一直将旅遊業開發作為自己的中長期發展規劃,為了有效應對旅遊業開發中遇到的各種各樣的問題,磚埠鎮黨委一直将鄉村法治建設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務來抓,就是為了讓村民在遇到糾紛時可以“遇事找法,有法可依”。



這樣先進的治理模式讓團隊成員感到眼前一亮,在随後與當地黨委負責同志的座談會上,當團隊成員提出要在當地進行一場關于民法典的宣講活動時,當地領導同志非常高興的同意了團隊的請求,并表示一定全力配合。
磚埠鎮的法治治理模式與朱家林田園綜合體的新型治理模式都是我國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探索出的創新型鄉村治理方法。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通過對兩地的實地調研,團隊成員學習到了許多書本上完全沒有的知識,也為鄉村振興工作者們活躍的創新精神所深深的折服。

法治鄉村建設是法治中國建設的重要一環,磚埠鎮創新法治鄉村治理模式,引導村民“遇事找法,有法可依”的工作思路取得了良好的工作成效,是鄉村振興工作中不可多得的先進工作經驗,應該大力的推廣學習,為我國鄉村振興事業的發展貢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