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決定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那一刻,我們就已經對本次活動做好了比較充分的心理準備。支教,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任務,在我們選擇去到這所鄉下小學之前,就知道那裡的條件是比較艱苦的。
我們并不是師範專業的學生,沒有系統地學習過如何授課于人,我們總是擔心小朋友們不喜歡我們上的課,擔心我們不能比較好的把知識傳授給小朋友們。在活動開始前,在小隊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們設計好了按計劃七天的課程并制作了ppt,課程内容包括安全教育、手工課、生物課、英語課、地理環境課、體育課等。雖然支教的時間很短暫,但對于每個支教的小老師來說,這是一次難得的磨練。本次活動讓我們真正能夠去體會做老師的感覺,能讓我們走進農村教育的一線,去了解中國農村教育的現狀。與此同時,下鄉支教對支教老師有着嚴格的要求:要求我們能做到夠吃苦耐勞、意志堅強,我們去那裡的目的是想把我們所懂得的知識教授給他們。


(圖為楊莎莎同學、石藝傑同學在輔導小朋友完成作業)
當我們真正抵達小學,我們發現那裡的老師和學生都很淳樸,第一天上課還不是很熟悉,大家都有些腼腆,但是一天天相處下來,聽到他們的一聲“老師好〞,我們都很高興。每堂課都有許多小朋友問問題,老師們會盡己所能、一一作答,并鼓勵他們面對困難要學會堅持,不懈努力。
支教的課程中手工課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石藝傑同學對小朋友們的豐富想象力感到驚訝,她說:雖然做出來的粘土都“奇形怪狀”,但是都十分生動有趣。

(小朋友制作的五花八門的小怪獸)
同樣感悟良多的還有李海平同學。手工課當天的天氣陰且下雨,但是在到達校園時,就已經看到小朋友們在校門口等待了。我們一進教室就感受到了小朋友們的熱情,活波可愛的他們臉上露出了純真的笑容,有一種治愈的感覺。
她在感悟中寫道:在粘土的開展後,我接手了下前半節手工折紙教程,折紙過程中,他們也表現出非常積極,所有的同學都很聽話和認真的聽課,等我問到他們想不想做的時候,他們已經迫不及待了。把折紙分發給他們後,然後開始教他們折紙,教他們折的是櫻花,他們積極舉手示問,認真仔細的折疊着她們手上的櫻花折紙,她們學的非常快,看得出來他們很開心,也很享受其中,他們說大家很喜歡手工課,能讓小朋友們喜歡這節手工課,我也感到非常開心和榮幸。

(圖為小朋友展示自己的折紙作品)
除了手工課之外,生物課也是非常生動形象的。楊福萍同學帶領小朋友們了解了一些植物之“最”,世界上最害羞的植物、世界上最矮的樹、世界上最大的花等等讓小朋友大開眼界,接着由羅曉祯同學為小朋友科普了各種各樣的罕見的動物,其中有五顔六色的青蛙、長着笑臉的蜘蛛、翅膀近乎透明的“隐身”蝴蝶、通體雪白、毛發濃密的雪人蟹等等千奇百怪的生物。這些生物大大激發了小朋友的好奇心和興趣,小朋友都踴躍提問和發言,羅曉祯同學也很樂于與小朋友們交流想法,認為小朋友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為課堂增添了許多樂趣,度過了一節愉快又令人印象深刻的課程。


(圖為楊福萍同學、羅曉祯同學給小朋友上生物課)
在此次實踐活動的進行中,我們大家都由衷感到幸福和幸運。幸運的是我們無懼風雨來到這與孩子們相遇,幸運的是我們能夠一展才能為孩子們帶來學識,幸運的是每個人都很友好,為本次實踐活動留下了難忘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