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77779193永利赴湖北省鹹甯市嘉魚縣“拾遺--守藝”實踐團從77779193永利啟程。該實踐團将奔赴嘉魚縣對當地的嗚嘟、刺繡、剪紙等非遺項目進行調查研究,助力推動當地非遺産業複興工作。

嘉魚嗚嘟,曆史可追溯至27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嘉魚縣是嗚嘟的誕生之地,為三國東吳時簰洲牧童所創,經曆代改進,随後流傳于長江中下遊,這是湖北人發明的寶貝。随後流傳于長江中下遊。它最初隻是頑童撮土而成,“嗚嘟”二字就是由其發音而來。2007年嗚嘟被列為湖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拾遺--守藝”團隊将探尋嗚嘟傳承基地,訪問嗚嘟傳承人,為嗚嘟複興工作做出貢獻。
嘉魚縣的湖北刺繡手法多種多樣,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刺繡圖案題材廣泛,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所見的山水、動植物并加以變化,大緻有幾何圖紋、花草瓜果、鳥獸蟲魚及人物等。實踐團将探訪刺繡傳承人,揭秘刺繡針法。團隊将與當地社區合作開展“巧山姑”刺繡培訓,發動留守婦女投身刺繡文化創作,幫助廣大留守婦女習得一技之長,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緻富的夢想。
團隊抵達嘉魚縣後将通過走訪調查,結合實踐、調查、研究,探析嘉魚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創新路徑。綜合分析嘉魚非物質文化傳承的問題與難點,對嘉魚非物質文化的傳承路徑進行創新性探索,對後續實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措施提供有益參考。